參、馬林魚之家喪志玩物三件
玩物喪志:語出書經‧旅獒:「玩人喪德,玩物喪志」。玩物喪志指一味玩賞無益的器物,因而消磨人的壯志。清史稿‧卷三○六‧李慎修傳:「歷舉前代利害,並言錢值將騰貴,窮極其弊。上元夜,賜諸大臣觀煙火,慎修上疏諫,以為玩物喪志。」(教育部國語日報辭典)
馬林魚之家有不少玩具──或勉強可說收藏、展品、研究與討論題材──這些東西雖不至於使男不耕、女不織,但也足以令男女主人沈迷其中,一邊吃飯一邊玩者有之,該睡不睡繼續玩者有之,該工作卻總要掛心者有之,該出門卻繼續把玩者有之。在此試舉三件對女主人──即本文作者──最具喪志功能玩物三件:阿公青春日記,生平第一件手工針織毛衣,以及夫妻二人慶祝結婚楊柳青年畫。
一、玩物一號:阿公青春日記
女主人因年幼父母離異,由阿公阿媽撫養長大,於是對阿公阿媽的感情,更勝對父母。高二那年,阿媽過世後,十幾年來,最重要掛心的是阿公。
阿公名叫張能變,生於民國五年,是個聰慧努力的讀書人與殷實誠正的公務員,和阿媽辛苦養育了十個孩子。2003年夏天,馬林魚之家男主人二度到澎湖拜訪阿公,請阿公把孫女嫁給他。老人家充滿智慧地說:「她很愛花錢喔,你要想清楚。」
男主人此去娶到敗家老婆一個、老花瓶一只、阿公兒時所用陶製尿壺一把,並在即將拆掉重建的故居中發揮蠹魚精神,搜尋並帶回舊書若干,包括阿公年輕時參加運動會的秩序冊、數學教科書,以及青春日記五本,時間從昭和十年至十四年(1936──1940)。
日記以漢字日文寫成,每一本日記的開本、形式都不一樣,其中最有趣的為上圖中左下角的文藝日記,其中有日本知名文學家的座右銘,也有相關的藝文訊息,現今台灣誠品書店自製日誌,頗有幾分相似。
日記內容多半為社會大事、尋常工作、出差等,也有友人來訪,甚至英文小練習。其間最有意思的是在昭和十四年四月,阿公結婚,對象是原本要婚配給伯公的童養媳,卻成了我們這一脈的阿媽。
除了日記本文,書冊中也夾雜了一些阿公當時的文件,如他曾經因為胸腔疾病住院了很長一段時間,當時的病歷就夾在日記裡,還有幾張掛號郵遞的收據,以及用書法寫成的座右銘:「義勇奉公,啟發智能」。
看到這張座右銘,阿公的形影歷歷在目。他只有小學畢業,卻努力學習,不斷地啟發自己的智慧。當我開始上小學時,他仍然不時算著幾何與代數、學習英語,只可惜我是個數學白癡;至於英語是什麼?還搞不懂。而記憶中的他,擔任澎湖縣議會的主任秘書,在那個沒有副議長的年代,主任秘書室一人之下、眾人之上,他懂得人情義理,卻廉明而正直,受人敬重。
這個影響我至深的男性,撫育我、教育我,他充滿智慧,動見觀瞻;如今九十三歲的他,年老而不昏聵,很多事情他看在眼中,仍是敏銳而精準的。至於我,雖然向來是個學習的半調子,言行掉兒啷當,但我知道,自己對學習的好奇與本性上的固執與耿介,是來自於他的教養與影響的。
馬林魚之家男主人與阿公不同。長者高瘦,少者矮壯;長者是個運動健將、水中蛟龍,少者只在陸地上行走,游泳只能划行十三下;長者從年幼就認識自己一生的牽手,少者卻年逾四十才走進婚姻。可是,他們同樣是我生命中極其重要的男人,同樣喜好閱讀與學習、充滿智慧,並且以極大的愛與寬容待我、照顧我。
於是,在阿公的青春日記裡,我看到他的過去,彷彿也看見自己的未來了。
- Jan 08 Mon 2007 21:43
馬林魚之家(三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