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幾天從板橋下課後,公車轉捷運、捷運轉機車,戴安全帽時看見遠方有人放煙火。心裡想著待會兒還是不要從那裡走吧?無奈台北巷弄多單行,只好等煙火放完再過去。

原來是一間廟宇有祭典,吃拜拜流水席散場。民意代表之類的人物,帶著幾分醉意在門口和鄉民握手、致謝,我則小心地控制著機車,慢慢前行。

不料,在這個時候,竟放起鞭炮來了!

這逼得我不得不加快速度,而旁邊比較清醒的人,也意識到我和其他幾個機車騎士的存在,提醒還在路上握手拍肩膀的人往旁邊站。

騎過那段,我右轉,彷彿趕緊往前逃跑似地加速——我自己是不怕鞭炮啦,可是,小擦哩?人家都說胎兒如果聽到突如其來的聲響,常會嚇一大跳,出現比較劇烈的胎動哩!

才剛想到這裡,就突然覺得小擦用力地動了好幾下、持續好一段時間。我彷彿看到一個可憐的小孩,被鞭炮聲嚇傻,現在才回過神來,呱呱啼哭……。

就這樣,我難過起來,覺得自己真是不負責任啊,沒想到橡皮小擦的聽覺已經發育完整了才是。

過了繁忙路口,我放慢速度,慢慢騎、輕輕拍,開始唱歌給小擦聽,所有想得到的動物兒歌,通通唱過,然後重複、重複。也不曉得是媽媽的歌唱真的有安撫作用,還是唱歌分散了我的注意力,小擦像是安靜了下來。

今天收到某個網站的EDM,提到父親的低音比母親的聲響更容易傳到胎兒耳中、胎兒在羊水中的聽覺其實更敏銳、胎兒沒有戴耳塞、胎兒可能會因為在母體中受到劇烈聲響的影響而有聽覺障礙……Well,各位,可以想像我又開始自責、開始胡思亂想了……。包括他對於音樂的反應,是因為音量,還是透過音響造成的震動?我可愛的小擦,會不會因為我的疏忽而聽力受損呢?

其實,小擦真的是個可憐的小朋友——倘若胎兒的聽覺敏銳至極,那麼我的教學環境實在惡劣。教室在地下室,回音極大;我本來就是個大嗓門,罵起人來雄渾有力;學生的討論和練習永遠不可能安靜,那是另一種秩序標準;有的學生莫名其妙喜歡跺腳、捶牆壁,搬木箱總是無法小心輕放,彷彿大小肌肉通通還沒發育;萬一遇到雨天,樓上就是通風的一樓穿堂,一定會有班級在我們頭頂上體育課,而且內容絕對是跳繩……。

另外,我有一點也很壞。學生啦、朋友啦都很為橡皮擦的存在而開心,更充滿好奇,只要他們要求、或露出「真想摸一下橡皮擦」的眼神,我都很大方的邀請他們隔著肚皮摸摸小擦。可是我慢慢地發現,對於陌生人甚至外婆、阿媽和爸爸的撫摸,小擦通常很害羞、甚至被嚇到似的,沒有太大反應,即使他前一秒鐘還在我肚子裡翻滾。除非像外婆、阿媽和爸爸這種身分,撫摸的頻率高、耐心大,也不會因為不好意思而縮回手,才能感受到小擦的胎動,感受到小擦像伸出觸角的小蝸牛一樣,重新輕輕動起來——當然,繼續縮回去不動,也是常有的。我常調侃或自我解嘲小擦害羞,也驚訝於胎兒的敏銳與不知名的感應力,卻不夠顧慮在敏感的背後,可能要更保護他,因為他是個小胎兒。

親愛的小擦,請原諒媽媽,無奈之外常常無心;也希望有什麼無名的力量保護著你,讓你不至於真的受到這些聲響的傷害,也能體會別人對你的友善和好奇。總之,只要你健健康康的,就算你在媽媽肚子裡被訓練成一個大嗓門,也沒有關係;就算你有點害羞,也沒有關係。我們可以一起學習把音量放低、一起學習放輕鬆和他人往來,好嗎?媽媽輕輕拍,就像親親你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叫我「林娘」 的頭像
    叫我「林娘」

    馬林魚寶齋

    叫我「林娘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